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古村落消亡速度惊人 “留住乡愁”不能只靠情怀

    信息发布者:刘玉文
    2017-12-19 00:08:20    来源:人民网-旅游频道 中国青年网   转载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古村镇大会上,有一组数字让人看完触目惊心: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古村落的迅速消亡不仅让那些各具地方特色的历史人文逐步消失,同时也让这些年频频见诸报端的“乡愁”二字慢慢飘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保护古村落显然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

      古村落的消失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村落自身的“空巢化”问题非常普遍,那些偏远山村里的生存状况无法满足生活需要时必然会有人离开。因此,想让古村落的传统延续,必须考虑到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比如现代文明的便利如何输入村落,村民的交通、供暖、就业、网络设施等如何改善。如果村里的人都走了,古村落的精神价值也将丧失,只有留住生活的古村落才能呈现出它原本该有的底色。

      近年来,也有一些地方希望通过旅游开发拉动村内经济,延续古村落的生命力,但千村一面,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却普遍存在,一些修缮后的民居都改造为宾馆、客栈,从事商业行为,店铺里出售的商品毫无地域特色。这不仅影响了民居使用功能的真实性和传统习俗的延续性,对整个古村落保护也会造成影响,有时反而加速了它们的消亡。旅游开发应和文物部门互相配合联动,在修缮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才是健康的运转模式。毕竟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处处带有历史文化遗存的经典,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景点。

      同时,抢救古村落更离不开政策和法规的保障。虽然我国近年来已开始着手对古村落进行保护,但古村落的瓦解速度仍然惊人。《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显示,自2003年至今,我国先后公布了6批27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4批4153个中国传统村落。仅仅几千个在案的古村落和散布在祖国大地上的广大农村相比数量太少。因此尽快摸清传统村落的“文化家底”,为各地更多的古村落建立“户口本”是当前最亟待解决的事情。上个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在今年启动的第五批传统村落调查中,预计总数超过5000个村落将被基本纳入。不过立档调查只是保护工作的基础,未来如何建立科学保护体系,制定合理保护标准,建立监督机制和健全法律法规才是真正能够“治本”的方法。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中国自古以来对于村落文化、田园文化便有着极富诗意的向往,现在人们也都在讲“留住乡愁”,而保护古村落实际上也是保住了乡愁。古村落不只是一种生活的需求,也是文化的需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责任编辑:栗鹏菲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